- 解決地球系統問題需要新站位2019-07-08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資源、環境與生態問題已成為事關人類發展前景的全球性問題。近幾十年來,隨著人..
- 我國綠色礦山建設掠影2019-04-26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1日,自然資源部頒布的非金屬、水泥灰巖、砂石、煤炭、黃金、石油、冶金、..
- 綠色礦山建設對礦山清潔技術...2019-03-20
- 滿地寶 便攜式鉆機 作為全球能源結構最清潔的國家之一,加拿大在清潔能源和可持續發展技術方面的..
- 綠色礦山建設應“量身定制”2019-03-13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2007年,我國提出綠色礦山概念。2008年,《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
- 砂石行業企業如何建設綠色礦山?2018-12-29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保要求越來越嚴及河砂資源的短缺和禁采,以機制砂石為主的砂..
- 綠色礦山建設須做到能盡其用...2018-12-19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蘇義腦近日在接受中國礦..
- 云南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2018-11-22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日前,云南省委省政府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推進生態環境..
- 浙江啟用綠色礦山標識和旗幟2018-11-21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日,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發布公告,啟用綠色礦山標識和旗幟,以促進全省礦業綠色..
-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綠色...2018-11-1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保要求越來越嚴及河砂資源的短缺和禁采,以機制砂石為主的砂..
- 全國政協常委:護好山水林田...2018-11-09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進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根本在于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辯證看待..
- 梧州市國土資源局部署綠色礦...2018-11-09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日前,梧州市國土資源局召開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會議,部署安排全市綠色礦山建設相關..
- 建設綠色礦山對礦老板有四個...2018-11-0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綠色礦山 為什么要建設綠色礦山?礦產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
- 最全!“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2018-11-0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日,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水利部的三定方案已經出臺,..
- 貴州制定10條措施全面推進綠...2018-11-06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日,為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綠水青山和..
- 綠色礦業 | 論綠色礦山建設...2018-11-06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引 言 綠色礦山(green mine)的內涵,是指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充分考慮環境影..
- 嚴查數據造假!河北將開展污...2018-11-0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是排污單位污染防治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有責任和義務對..
- 《非金屬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2018-11-02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一是規范內容全面。 該規范以部標準的形式發布,全面地規定了非金屬礦行業綠..
- 濟寧市強化非煤礦山監管加快...2018-11-01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濟寧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長期以來,非煤礦山布局不合理,開發規模小,小、散、亂的..
- 砂石開采不可越界!14個省份...2018-10-31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導讀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4個省份發布本行政區域生態保護紅線,浙江省已劃定..
-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2018-10-26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已于2018年4月16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

我國綠色礦山建設掠影
作者:金石恒泰 時間:2019-04-26
10月1日,自然資源部頒布的非金屬、水泥灰巖、砂石、煤炭、黃金、石油、冶金、有色和化工等九大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正式實施,這標志著我國的綠色礦山建設進入了嶄新階段。
“十年磨一劍。從礦山企業自發建設,到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的大力倡導和推動,再到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出臺實施,我國綠色礦山建設10年來成效顯著,已初步改變了傳統礦業的發展模式。”中國礦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彭齊鳴表示。
綠色發展引領礦業走向新時代
礦業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產業。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包括礦產資源在內的資源安全問題至關重要,立足國內堅守資源安全保障底線任重道遠,礦業的資源保障和產業支撐作用不容忽視。目前全國有9萬多座礦山,礦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約為5%,礦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不可替代。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的時代發展目標,“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新發展理念對各項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作為礦業行業,其發展必須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這就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以確保礦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相互協調、經濟社會效益最大化。然而,在缺乏多規合一的情況下,礦業發展規劃與其他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間由于缺乏有機銜接和融合,難免造成方方面面的矛盾與沖突。
“傳統的礦業發展模式主要關注資源開發自身的效益和保障,沒有兼顧生態環境及其他產業發展。在經濟發展初期階段,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活動密集程度等方面的因素,這一傾向沒有帶來明顯的不良后果或者受到普遍關注。”彭齊鳴直言不諱地說,例如,在礦業開發過程中以及閉坑后的礦地利用問題,過去就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而往往被忽略掉,這樣一來勢必造成礦產資源開發規劃與其他規劃之間的沖突,尤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過去許多思維慣性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已經不再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在此形勢下,傳統的礦業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礦業綠色轉型和創新發展勢在必行——這種改變不是簡單的漸變和修補,而是一種革命性變化。”彭齊鳴說。
要實現礦業綠色發展,建設綠色礦山是關鍵。綠色礦山建設是國家戰略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發展綠色礦業、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促進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提高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推進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將“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作為規劃重點任務,并明確了“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等重大工程;《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明確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目標和具體實施路徑。
綠色礦山建設是礦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改革開放40年,礦業開發利用對中國環境的影響和擾動巨大,采礦引發地面塌陷,破壞區域地下水系統,占用損壞土地數量巨大,截至2015年,累積損壞土地300萬公頃,固體廢渣存量大,全國現有2000多座金屬礦山尾礦庫,尾礦存量60億噸。在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時代背景下,綠色礦山建設是實現礦業轉型高質量發展重要途徑。深化綠色礦山建設,發展綠色礦業是立足于中國國情、礦情實際,更好解決中國礦產資源供需矛盾、資源開發與環境矛盾等一系列人與社會、人與資源、人與自然矛盾的全新思維和最有效方式。
綠色礦山建設是新時代發展的需求。新時代礦業發展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總要求,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關系。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形成“點線面”全方位、多空間、立體化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使礦業在綠色低碳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成為建設“美麗中國”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礦業企業在政府部門的引導與支持下,積極探索礦業綠色發展、重塑形象的路徑,解決了歷史疑難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與傳統意義上的礦山復墾和環境治理不同,礦業綠色發展在動力和機制上有了革命性變化”。彭齊鳴分析說,一是統籌規劃、頂層設計,促進“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之間的深度融合。二是動態復綠,留下一條綠色礦業勘查開發軌跡。三是變廢為寶,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產業融合是綠色礦山建設的發展方向
礦業要實現綠色發展,必須要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方針,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在礦業開發之時,就要頂層設計,科學規劃,注重礦山閉坑后的長遠發展,把單一的礦業開發升華提升為造地、造景的系統過程,實現“邊開發邊復墾邊建設”,待到礦山閉坑之日,也就是高效農業、旅游景區或產業園區開業之時。
這就要求礦山企業要吃透吃準國家綠色礦山建設政策及具體要求,建立綠色礦山建設人脈圈,與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專家學者、做得好的礦山企業等建立聯系,隨時掌握綠色礦山建設政策動態。同時,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徹底摒棄傳統的“單為采礦而采礦、單為生態而治理”做法,把采礦融合到第一和第三產業之中去,做到三產互為支撐、共同發展。
“礦業是高科技支撐的產業,礦業綠色發展、跨界融合需要創新技術作為支撐。要從環境再造與產業再生的角度創新發展所需的科學技術支撐,包括區域產業發展統籌規劃所需的科學評價工作和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融合方案設計所需的技術保障。這些需求正在創造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催生新型產業。”彭齊鳴介紹,不少地方結合當地實際,利用廢棄礦山引入企業投資建設現代化賽車場(寧波)、“深坑酒店”(上海)、城市公園(徐州)、科普教育基地和地下油庫等基礎設施,實現變廢為寶,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元素和新活力。可以說,這些發展方式已經超越礦業自身內涵,進入建筑、藝術、園林、考古等專業領域,涉及文化旅游、制造、交通、城市發展等各行各業。因此,礦業綠色發展必然要走一條跨界合作創新的道路——這種發展模式不但可以使傳統礦業獲得新生,也可以促進不同行業、企業之間更為廣泛深入的合作,并不斷衍生出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和業態。
據了解,近幾年來,許多礦山特別是砂石骨料礦山已在多產業融合發展方面進行了多項嘗試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河南辰夏集團秉承“繪產業融合錦繡花卷,還自然一片青山綠水”理念,堅持“礦山修復+田園綜合體”方針,積極探索可持續、綠色環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在打造綠色礦山同時,不斷加大產業轉型升級改造力度,向現代旅游業和高效農業轉型,形成了以二產收益滋養一三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一些地方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也在積極探索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在綠色礦山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浙江省,一直在創新綠色礦山發展新模式,近年來,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對新設砂石骨料礦山超前規劃,在要求建設綠色礦山基礎上,還明確礦山閉坑后的標準和要求。對閉坑后的礦山能整治后高效農田的就恢復為高效農田,能整治為建設用地用來建設園區的就平整為建設用地,能改造為景區或林地的就打造景區、恢復植被。
東風勁吹滿眼綠,傳統礦業顯活力。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這為礦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明確方向和強大動力。我們有理由相信,礦業這一古老的產業將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下,在標準體系的保障下,將踏上充滿希望的新征程,譜寫出新時代的新篇章,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的重要力量。
標準體系建設為綠色礦業發展保駕護航
沒有規矩,難以成方圓。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綠色礦山已經成為礦業企業的共識。但要真正實現礦業綠色發展,深入持久地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必須建立科學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包括與之配套的標準體系。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逐步推進,綠色發展理念已經融入礦產資源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中,生態環境保護在審批與監管各個環節中都受到高度重視。然而,政策法規的落實包括獎懲制度的建立,需要與之配套的標準體系。標準就相當于一種技術法規,是依法行政的基礎。有了標準的支撐,政策法規體系才能夠做到規范、公平、公正,才能夠推進礦業綠色發展有序進行。”彭齊鳴表示。
事實上,近幾年來,原國土資源部和自然資源部、中國礦業聯合會一直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標準體系建設。
2017年5月,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標志綠色礦山建設由試點探索轉向全面推進;2018年7月,自然資源部頒布非金屬、水泥灰巖、砂石、煤炭、黃金、石油、冶金、有色和化工等九大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該規范主要從礦區環境優美、采用環境友好型開發利用方式、綜合利用及共伴生資源、建設現代數字化礦山、節能減排具體措施、樹立良好礦山企業形象等6個方面明確綠色礦山建設具體標準和要求,未來不符合綠色礦山建設規范要求的礦山或將退出市場。同時,按照《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總體要求,各地和社會組織也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標準。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出臺了我國第一個綠色礦山建設地方標準;2018年年初,中國礦業聯合會出臺我國首個綠色礦山建設團體標準。
“根據國家標準體系建設總體規劃,這些標準將按照各自的定位發揮作用并不斷完善,共同推進礦業綠色發展進程。”彭齊鳴說。
而自然資源部頒布的九大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作為行業標準則更備受社會關注。
“自然資源部頒布的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是國際上第一個關于綠色礦山建設的行業標準,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綠色礦山建設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和里程碑意義。”自然資源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九大行業的綠色礦山建設規范實施后,綠色礦山建設納入礦政管理主流程,采取名錄管理模式。同時,將不新設審批事項,不采取傳統評審認定方式,而是采取企業主建,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創的形式來構建綠色礦山建設體系。綠色礦山名錄管理分警示懲戒作用、管理部門職責、社會監督、優惠政策及獎勵四方面的工作,對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社會事件及整改不合格的礦山,從名錄中除名,公開曝光,不得享受相關優惠政策,按規定追究相關違約責任。
上一篇:綠色礦山建設對礦山清潔技術的需求空間無限
下一篇:解決地球系統問題需要新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