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山環境“開發式治理”之路...2019-02-2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礦山地質環境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以來,原國土資源部等相關部門相..
- 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解廣西...2018-07-31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獲得一系列重大發現。 1 記者從廣西國土資源廳了..
- 廣西壯族自治區規范砂石資源...2018-07-30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一提到砂石資源開發,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散、亂、臟,破壞和污染環境嚴重。近幾..
- 地球科學機構在泰晤士河流域...2018-07-30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泰晤士河是英國倫敦的母親河,但在19世紀中期以后,河流污染嚴重,生態環境不斷..
- 在珍寶上“雕刻”生命工程—...2018-07-2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日,川報觀察刊登了記者寇敏芳的文章,講述我局九寨溝地災治理工程背后的故事..
- 徐州打造礦區生態修復治理新標桿2018-07-20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這是一個重煥青春的城市。當地的國土資源系統把歷史包袱轉化為生態建設的資源優..
- 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治理的若...2018-07-1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水系。同世界許多其他河流一樣,密..
- 礦山修復技術的魅力2018-06-13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采場、廢石場、..
- 生態環境部公布《工礦用地土...2018-05-16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
- 中國地質簡史(下)2018-04-20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第5篇:大師時代:地質學興起 西學的大量輸入喚醒了中國的開明士大夫,他們逐..
- 中國地質簡史(上)2018-04-19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說到地質,很多人都認為,不就是研究地球嗎? 什么是真實的地質? 她起源..
- 2017年土壤重金屬污染與修復...2018-04-02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導讀 明確土壤重金屬來源、掌握土壤重金屬污染和風險特征、探究重金屬在土壤..
- 周健民:制訂土壤修復技術標...2018-04-02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導讀 周健民認為,盡管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但發展中伴隨而..
- 土壤污染分區治理修復策略2018-02-27
- 土壤是具有空間格局但又可變異的非均相、不流動的地球陸地表層生態系統,通常處于不同利用狀態,..
- 區域土壤污染成因分析2018-02-27
- 土壤環境是一個系統,由土壤的內部環境、外部環境及其界面環境組成。處于地球陸地表層的土壤環境..
- 土壤污染的區域性差異2018-02-27
- 1 1 土壤污染呈現區域化態勢2014年4月17日,國家環境保護部與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

周健民:制訂土壤修復技術標準 構建穩定商業模式|觀點
作者:金石恒泰 時間:2018-04-02
導讀
周健民認為,盡管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但發展中伴隨而來的問題也在逐步顯現,需要引起高度的關注。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治理離不開土壤修復產業界的努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原院長周健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我國土壤修復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但隨著“土十條”的實施,土壤修復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作為新興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土壤修復包括土壤調查、監測、評估、工程設計、工程施工等。整個行業的產業鏈條較長,涉及多種相關領域,產業規模大、涉及就業人口多,其發展將有力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
不過,周健民認為,盡管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但發展中伴隨而來的問題也在逐步顯現,需要引起高度的關注。
土壤修復市場尚待規范
《21世紀》:你認為土壤修復領域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周健民:第一,缺乏系統性頂層設計。我國目前沒有建立完備的土壤污染調查、風險評估、檢測技術和環境質量技術標準,污染修復治理后也缺乏長期監測和監管。
第二,行業門檻不高,尚未建立規范的土壤修復市場。由于土壤修復起步晚,市場不規范,造成大量沒有資質、缺乏經驗與責任感的修復公司進入市場,出現了工程被層層轉包,惡意壓價、低價中標的現象,甚至很多土壤修復不是進行污染治理,而是成了污染搬家的過程。
第三,修復人才和技術短缺。目前,我國土壤修復技術長期停留在實驗室水平,缺乏經濟有效的土壤修復產業化成熟經驗,土壤修復面臨人才和技術短缺的問題。由于土壤污染復雜性和時空差異,如果盲目照搬國外的工程技術,即便投入大量資金,也會因為技術不能“對癥下藥”而導致修復達不到預期效果。
第四,修復資金缺口較大。相對于廢水、廢氣治理,目前該行業的商業盈利模式還不清晰,尚未形成良性的產業鏈條。而真正的土壤污染治理難度大且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除了中央政府財政資金外,地方資金配套依然存在較大缺口。
《21世紀》:對促進土壤修復行業的快速良性發展,你有哪些建議?
周健民:我認為,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直視問題,深入調研,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引導和規范。
首先,摸清底數,正確評估市場規模。要精準識別土壤污染范圍和程度,將對污染土壤的治理與修復與其污染水平和最終使用用途緊密結合起來,摸清需要開展治理與修復的污染土壤底數,分類管理,既要及時治理,也要避免過度治理,浪費投資。
第二,制訂標準,規范市場行為。在國家層面上進一步制訂土壤污染調查、風險評估、檢測技術和環境質量技術標準,各地政府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細化,出臺行業準入條件,建立完整的流程管理體系,強化監管,使土壤修復工程處于受控狀態下,達到逐步規范市場行為的目的。
第三,大力培育,儲備相關技術和人才。土壤污染的程度和類型千差萬別,應在借鑒國外成熟技術和經驗的前提下,根據我國各地的實際情況,強化人才引進,鼓勵科研人員與修復企業合作,開展技術革新,結合污染地塊的特性,確定相應的實用技術,分類施策,循序推進。
第四,提升效益,構建土壤修復穩定的商業模式。由于土壤修復成本高,修復地塊面廣量大,資金缺口巨大,需要建立政府和社會資本聯合機制,不斷提高土壤修復的綜合效益,才能形成穩定的商業盈利模式,彌補資金缺口,促進市場的發展。
健全土壤修復監管機制
《21世紀》:土壤修復產業涉及到不少部門,政府在土壤修復行業監管上應該如何分工?
周健民:目前,行業監管部門尚不明確。盡管“土十條”已經出臺,地方政府工作方案也已擬定,但因條款和規定主要體現了指導性和方向性,對土壤修復行業在監管上操作性不強,需進一步明確監管部門的責任邊界。
我建議,應該明晰責任,建立健全土壤修復監管機制。土壤修復涉及環保、國土、住建等眾多政府部門,其工程性質的復雜性決定了修復工程不能僅靠一家獨立公司、一個領域的專家和一個政府部門完成實施和監管任務。
為此,我們要構建富有成效的土壤修復監管機制,明晰各相關部門的責任,加大相關法規政策的執行力度,形成多部門參與、分工協作、職責明確的污染土壤修復監督與管理體系,加強土壤修復項目從監測、場地調查等全流程監管,從而保障污染土壤修復產業的健康發展。
《21世紀》:土壤修復產業非常復雜,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目前土壤修復的認識是否到位?
周健民:這也是土壤修復產業面臨的一個問題。他們不了解土壤修復的難度有多大,怎么土壤修復要花這么多錢?實際上,這是由于土壤污染的特點所決定的,一旦污染就很難修復,就要付出沉痛代價,就要花費很長時間。其修復過程比大氣和水污染治理所需技術更為綜合、時間更為漫長。所以我們才特別強調土壤污染防治,一定要以防為主。
現在中國的土壤修復產業才剛剛起步,未來等大家習慣了,不再奇怪為什么花這么多錢來做土壤修復時,土壤修復市場才能真正爆發出來。對現在的修復產業既要引導鼓勵,也要嚴格監管,逐步建立行業發展規范,避免惡性競爭。
上一篇:土壤污染分區治理修復策略
下一篇:2017年土壤重金屬污染與修復研究熱點回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