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價結束六連陰!避險情緒短...2020-03-18
- 周三(3月18日)現貨黃金圍繞1535美元震蕩運行,現報1534 12美元,漲幅0 36%。 周二因美國正在考..
- 我國礦業國際產能合作形勢分...2020-03-11
- 礦業國際產能合作是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礦業治理的..
- 我國重要礦集區找礦取得新進展2020-03-09
- 記者近日從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獲悉,我國礦集區找礦工作取得新進展:自2016年起,我國先..
- 礦業在回暖,發展潛力大2020-03-09
- 礦業在回暖 發展潛力大日期:2020-3-3 來源:中國礦業報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民共和..
- 海外搞礦,是一場“賭博”2019-07-08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日,據MiningWeekly報道,艾芬豪礦業公司(Ivanhoe Mines)宣布,其在民主剛..
- 世界上最深的鉆孔,科拉超深...2019-06-2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科拉超深鉆孔(科拉超深鉆孔是蘇聯于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所進行..
- 2018年全國地質勘查成果通報2019-06-24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一、地質勘查投入 2018年我國地質勘查投入延續了近年來的下行趨勢。全國地質..
- 2019年,各省地勘局財政撥款...2019-06-1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期,全國各個省份地勘局已經陸續公布了2019年部門預算清單,其中對預算總額、..
- 我國地質調查重要新聞報道一...2019-05-16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金秋十月,我們再次相聚天津,參加一年一度的礦業盛會——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今..
- 我國地勘行業發展一年回眸2019-05-0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趨緊對地質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得財政資金主要..
- 我國礦政管理這一年2019-04-30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民福祉,關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關乎民族未來的美好前景。..
- 全球礦業資本市場呈現向好跡象2019-04-2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魔鬼藏在細節里,天使又常常與魔鬼相伴。一些礦業人這樣形容資本是礦業市場最活..
- 礦業“走出去”應把握國際規則2019-04-2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日前,在天津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法規與政策分論壇圍繞信息披露與執..
- 我國企業面向非洲“走出去”...2019-04-24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在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在非洲有多年工作背景的瑞典科技大學教授孟瑞松(M..
- 論道天津,企業高管把脈礦業未來2019-04-18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19日,在天津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分論壇——企業高管論壇,引來眾多..
- 官宣!中國地質調查取得多項...2019-04-1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18日,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中國地質調查新進展專題論壇座無虛席。近期自然..
- 什么樣的礦山才是智能礦山,...2019-04-1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
- 資源型城市如何轉型升級,專...2019-04-1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資源型城市的數量占據全國城市總數量的近一半。因此,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直..
- 2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為人...2019-04-10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24日,地球深部探測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開幕。 本次研討會旨在交..
- 粉末地質學,該說再見了!2019-03-2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致其實。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

2018年!18大地勘單位的改革、轉型和布局!
作者:金石恒泰 時間:2018-04-11
2017年是地勘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有的地勘單位轉型成功收獲頗豐!有的地勘單位拓寬業務范圍,為之后的地勘轉型提前布好了局!小編根據國土資源報報道整理了2018年18大省地勘單位的全年計劃,供大家參閱!
寧夏地質局
近年來,寧夏地質局深入改革發展,以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為契機,強化公益地質服務,以實際行動為自治區經濟社會和地質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各項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分類改革總體情況:經過多年的內部改革和結構優化,寧夏地質局于2015年12月全面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自治區編辦印發《關于調整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及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事項的通知》(寧編發〔2015〕59號,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寧夏地質局機關及地質調查院等9家單位為公益一類,寧夏地質工程院和礦產地質勘查院為公益二類。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了公益一類單位以“三性”地質工作為主,建精建強建實隊伍,提高公益地質工作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二類單位以加強能力建設,拓寬市場服務領域,增強發展實力的發展定位。
1.強化公益職能定位
寧夏地質局較早便著手企業清退工作,強化地勘工作主業及單位事業屬性,并在2009年的機構改革中,經與自治區編辦溝通協商,將4家企業重新定位為事業單位,原公司(或集團)等生產經營性企業名稱相應更名為勘查院,并妥善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和部分單位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2.精簡調整內設機構
《通知》同意將寧夏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更名為寧夏地質局,將地質工作的事業職能由主要從事地質找礦轉向資源保障與環境保護并重。同時,寧夏地質局還對單位組織架構和人員規模進行了精簡調整,撤銷勘查開發處、礦業開發處,設置地質規劃處(總工辦)、地質信息情報處,事業編制規模由2377名壓縮為1370名。內設機構的調整及單位的更名更加體現了地質工作的內涵,為全力支撐自治區國土資源管理及地質服務工作奠定了基礎。
3.積極爭取財政保障
經過分類改革,全局完成機構編制和人員職數的核定工作,經過不懈努力,財政經費保障政策也落實到位,公益一類單位實行全額預算,工資由財政統發,含基本工資、艱邊津貼和基礎績效等;公益二類單位實行差額預算,基本工資和艱邊津貼按照標準發放,其余不足部分由市場創收彌補。
“十三五”以來,寧夏地質局發展思路及主要做法:加強頂層設計,用規劃來引領地質工作發展。積極對接重大需求,開展交流合作。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增強服務能力和水平。對標自治區“三大戰略”,抓好任務落實。
按照中央、自治區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自治區編辦等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按照科學確定功能定位,強化公益屬性,優化布局結構,精簡壓縮編制結構,努力建設一支精干高效地質隊伍的要求,順利完成分類改革,財政經費保障政策得到落實,實現了地質工作向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簡稱“三性”)職能的轉變,回歸其本質屬性,在全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寧夏模式”。
福建省煤田地質勘查院
2017年,福建省煤田地質勘查院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在轉型發展中亮點紛呈。 堅持生態優先,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及社會民生。
1.在地質生態環境治理中,利用技術優勢走在前頭
2017年,該院全面開展了敖江流域生態恢復治理調查及設計工作,完成敖江流域區內近百處礦山航拍、實地調查;完成了14個示范點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單體勘查、設計工作,并提出防治建議方案30余個;積極為莆田等地國土資源局提供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參與當地年度地災和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巡查;開展的《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技術及典型模式研究》順利通過評審。
2.持續加強基礎地質工作,夯實地勘主業
2017年,該院瞄準優勢礦種和國家緊缺戰略礦種,強化新能源、清潔能源,加強鐵多金屬礦普查,充分發揮地質專業技術優勢,有效夯實地勘主業。在夯實基礎地質工作方面,該院完成了《基于新形勢下地質勘查項目質量管理研究》報告編制,并就如何提高新形勢下地勘項目質量管理提出了6個方面的對策建議;完成了莆田、霞浦、福安、政和4個地區的礦產資源規劃編制項目。在強化新能源勘查方面,該院提交的《福建省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優選了5個頁巖氣成藏遠景區。
3.把握國家政策機遇,拓展廣義地質服務領域
2017年,該院將廣義地質列為與礦產地質并列的主業,組織實施了城市地質、地下水監測、礦山治理、地質災害防治、土地質量改良等多個領域,為建設“產業優、機制活、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提供地質工作支撐服務。2017年11月,該院還與永泰百漈溝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百漈溝省級地質公園調查開發合作協議。
青海省地礦局
2018年,青海地礦局將圍繞“四個轉變”推動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提出采取以下措施,確保預期目標完成:
1.做實資源保障
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要求,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優先的綠色勘查技術標準,推動勘查質量和效益提升。
2.做優地質服務
厚植優勢,發揮該局在青海省農業地質調查、測試服務、旅游地質,地質災害防治、土地調查、無人機航測、水工環地質等領域的優勢,加大與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需求對接,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力爭把品牌做優做響。
3.提升科技支撐
積極探索深部第二找礦空間,實施深部找礦理論技術研究。提升科研平臺能力,打造具核心競爭優勢的地質領域創新高地。積極培養各類優秀科技人才,健全完善獎勵辦法,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
4.推進改革創新
逐步建立適應改革要求、符合發展實際的國有資產管理、產業經營、干部人事、收入分配等配套制度。
5.加強民生建設
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切實增強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文明地礦、和諧地礦、美麗地礦。著力推進精準扶貧和局內幫扶,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創新扶貧機制,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2018年,將實施“地質立局、產業富局、人才強局、和諧興局”發展戰略,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保障能力,提升地質技術服務水平,強化產業支撐,以創新的思路,改革的舉措,推進地質工作向更高質量、更多層次、更廣領域轉型升級,加快構建“大地質、大資源、大生態”的地質工作新格局。
廣西地礦局
2018年2月6日,自治區地礦局2018年工作會議在桂林召開。
1.會議主要聚焦5大任務
一是抓好地勘主業,確保地質找礦取得新成效;二是深化兩項改革,確保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落地和地礦集團組建運行邁出新步伐;三是加強三項建設,確保地勘隊伍能力實現新提升;四是拓展服務四大領域,確保構建“大地質、大服務、大作為”工作格局打開新局面;五是推進“4831”工程,堅持目標導向,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開辟地勘經濟高質量高效益增長新境界。
2.2017年的工作主要表現為“6個向好、3個平穩、1個提升”。“6個向好”體現在:
地勘經濟總體運行態勢穩中向好;九大重點工程進展有序向好;“大地質”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向好;重大產業項目發展勢頭逐步向好;地礦工作外部環境優化向好;黨建工作守正出新向上向好。“3個平穩”體現在:隊伍管理服務總體平穩;綜合改革有序平穩;地勘項目資金總投入降幅收窄保持平穩。“1個提升”即基礎能力和基本條件建設有新提升。
3.2018年要抓好7個方面工作:
聚焦需求導向,提升能源資源保障服務水平;發揮技術優勢,拓展服務四大領域(土地地質、海洋地質、生態地質、民生地質);加快“4831”工程實施,推進地勘經濟提質升級;深化兩項改革(深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經營性資產整合改革),激發整體發展活力;突出管理服務創新,確保地勘隊伍和諧穩定;加強三項建設(著力加強基本條件建設、人才隊伍建設、軟硬環境建設),增強地礦系統自我發展能力;堅持“兩手抓”,促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2018年全局工作總體要求是: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聚焦5大任務,實現3大目標,抓好7個方面工作,奮力開創新時代廣西地礦事業發展新局面。要科學認識當前地勘經濟形勢,積極應對地勘工作新趨勢,找準地礦工作服務全區中心工作定位。經過局“十三五”規劃實施兩年多以來的實踐和努力,廣西地礦事業進入了高質量、高效益發展的新時代。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統領地勘經濟工作,立足新時代,爭做新貢獻,開創新局面,樹立地礦部門新形象。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日前召開全局地質服務業發展推進會,進一步深化認識凝聚共識,著力拓展地質服務業領域,培育地質服務業增長點,加快推進轉型發展。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該局積極調整工作思路,把“地質服務業”與“地勘業、新能源業、開發業”同時列為主要產業,加快由煤礦礦井地質服務向多領域地質服務轉變。
1.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找準目標定位,延伸服務范圍,拓展服務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在巖土工程、地基與基礎施工、市政工程、測繪工程、地理信息工程、環境評價等傳統地質服務業項目上持續發力,保持了相對優勢。
2.積極在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地質災害治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土地整治、環境監測、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等新興地質服務項目上搶灘發展
實現了新突破,一隊中標滕州東大礦土地復墾整治項目和滕州市第三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項目,二隊中標魚臺唐馬片區281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還不斷加大地質服務業各類資質的申報、升級、年檢、延續力度,今年成功申報了13項丙級資質,升級了2項乙級,進一步提升了該局的地質服務業資質水平。
江西省煤田地質局
江西省煤田地質局召開2018年全局工作會議,局長黃登龍在談到海外產業發展時,提出圍繞“四個注重”,拓寬工程承包、礦產勘查工作參與國際合作的空間,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1.注重多層次業務拓展
鞏固非洲傳統市場,完善報價評估機制,努力提升中標項目質量,拓展一批優質項目;強化大項目跟蹤對接,重點關注并運作有影響力的或能上“一帶一路”峰會的項目,對贊比亞軍營項目、公務員住房項目、烏干達3萬套軍官住宅項目和埃塞俄比亞BRT項目爭取盡快落地;調整和抽調一批業務精、能力強的骨干到中亞、東南亞去抓業務,拓展一方新興市場。
2.注重變更索賠
結合施工實際,收集設計變更、索賠調價等相關資料,使變更、索賠貫穿項目施工全過程。
3.注重項目監督管理
抓好項目開工前的組織策劃,抓好在建項目的提質增效,抓好重點項目的調度和監管,建立機制,完善制度,提升執行力,確保項目的工期和質量。
4.注重“工程施工+”
發揮各海外辦事處的優勢,在主抓項目施工的同時,配備專業人員,開展國際貿易,把海外的特色商品引進來,把國內的適銷產品推出去。
江西省煤田地質局2017年國外市場新增合同額25億元人民幣,新中標緬甸供水項目、援厄立特里亞中國醫療隊宿舍建設等一批項目。由該局中煤建設集團承建的肯尼亞蒙巴薩—內羅畢—亞的斯亞貝巴公路走廊發展項目第二標段、加納MAKOLA商業綜合體項目榮獲2016~2017年度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境外工程獎)。
江西省地礦局
2018年,江西省地礦局亮出了一套轉型升級擴總量、提質增效穩增長的組合拳。過去的一年,是地勘單位比較困難的一年,江西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抓項目、強管理、增效益”為重點,以轉型升級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經濟發展上規模上水平,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
在今年的年度工作會議上,該局提出了以“抓項目、強管理、增效益”為重點,實現“主業有亮點、轉型有突破、管理更規范、規模上臺階”的目標,一套完美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組合拳也謀劃成型。
根據計劃,該局今年將堅持3個“圍繞”實現轉型升級:
即圍繞清潔能源、“三稀”等戰略新興礦產、緊缺礦產勘查推進地質勘查良性發展,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延伸地質工作服務領域,圍繞實施“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提升地質科技水平,推進“從地質找礦為主向地質找礦與社會服務并重轉變、從資源保障為主向資源與環境保障并重轉變”。突出龍頭企業的引領輻射作用和大項目的支撐作用,推進產業發展上規模上水平。
地質勘查要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取消勘查資質后繼續保持主力軍的優勢地位,順應供給側改革,找準突破方向和突破礦種,重點實施好省地勘基金項目、贛南扶貧項目。礦業開發要集中優勢資源做大以贛地礦業有限公司為基礎的礦業開發平臺,將贛地礦業打造成經濟實力強、投融資能力強、行業影響力大的局礦業平臺。
以全省旅游地質資源普查和申報地質公園、礦山地質公園為抓手,推進全省地質旅游發展。從后備水源地、污水和垃圾處理安全調查、地下管網調查和監測、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海綿城市技術、高鐵沿線地質災害調查和監測、地鐵運行安全監測與工程地質問題等方面入手,加大城市地質工作力度。大力推進農業土地環境質量調查,加快農業地質調查成果轉化。
2018年,該局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境外設點布局,抓住非洲、亞洲、南美三大板塊,將伊朗、納米比亞、坦桑尼亞3個國家作為“走出去”的重點基地,集中力量,深度耕耘,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產勘查開發和礦產品貿易合作,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走出去”格局。
山東省地礦局
今年,山東省地礦局搶抓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帶來的重大機遇,以“四個注重”推動地礦事業高質量發展。
1.更加注重公益屬性
找準國有地勘事業單位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工作定位,進一步強化公益屬性。加大以淺層地溫能、地熱、干熱巖、頁巖氣等重點清潔能源勘查開發,拓展供給渠道,為山東省控制煤炭消費比重、冬季清潔能源供暖、改善空氣質量作出積極貢獻。
2.更加注重綠色發展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地質勘查與生態保護的有機統一,在服務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中提升綠色勘查水平。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實施好濟南市章丘區上皋等地下水污染修復示范項目、做好化工污染場地修復治理試點,全面參與水土污染防治工作,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3.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
轉變發展導向,弱化經濟指標,強化事業發展,有效引導各單位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真正轉到提高地勘主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來。全面提升地質理念、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創新水平,不斷增強地礦事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激發發展活力,為地勘單位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
4.更加注重創新驅動
把創新擺在全局發展的重要位置,凸顯創新作為推動事業發展“第一引擎”的作用。深入貫徹落實部省科技創新戰略,積極開展重大地質問題科技攻關,加強膠東金礦成礦理論和重要礦種找礦方向及找礦技術方法研究,加強地熱等清潔能源勘查評價方法與綜合利用技術研究,推出一批有重大影響的成果。
2018年,應加強地質環境監測預警工作。按照事業單位的標準,運用綜合考核評估的方法,加強對地勘單位黨的建設、核心競爭力建設、融合發展、民生建設等重點工作的考核,進一步打牢地礦事業發展的根基,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創新團隊為重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培養一批在全國地勘行業具有一定影響的地質專家,推動創新團隊向更高層次發展。
湖南省地勘局
湖南省地勘局2018年地質工作要堅持地質工作立局,高舉找礦突破旗幟,貫徹“質量至上,效益優先”的發展理念,圍繞“抓立項、保穩定,抓管理、保質量,抓成果、保突破”的工作思路,全面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各類地質工作任務,探獲一批金、銻、錳、鉛鋅、鎢、錫資源量和水源地,提升湖南省資源保障程度,確保地勘經濟平穩發展。
要始終堅持地質工作立局的工作思路;
要始終堅持大地質大服務大合作的工作理念;
要始終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三化”管理、全面創新驅動、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工作戰略。
今年要重點實施好打造江南造山帶“金腰帶”、打造國家級資源勘查示范基地、深部找礦示范區建設、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全省土地污染詳查等重點工程,統籌謀劃好區調和環境調查、新能源新材料勘探與開發利用、城市地質調查、農業地質調查、找水找熱、地質成果的集成及運用、關鍵技術領域科技創新、技術和人才結構轉型等工作,并從抓精準對接、謀項目,抓科技引領、保實施,抓質量管理、出成效,抓能力提升、促發展等四個方面著手促工作落實。
湖南省煤田地質局
湖南省地勘局、省煤田地質局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各項工作成效顯著,為國家和湖南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強化黨的全面領導,并貫穿到每個部門和各項工作當中;班子成員和各級干部一定要講政治,切實增強“四個意識”,擰成一股繩,確保政令暢通、上下一致,一切于改革不利的話不講,一切于改革不利的事不做;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站位于促進湖南地勘事業的發展、干部職工獲得感的提升推動改革,讓干部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
要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把握國家發展戰略的要求,強化專業優勢和領域拓展,著力轉型升級、搶抓機遇,在民生地質、綠色地質、能源地質、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中做好文章、發揮作用,推動地質工作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湖北省地質局
湖北省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朱厚倫代表局領導班子介紹了湖北礦產資源、地質環境概況和該局基本情況,從講政治、謀發展、履職能、抓改革、強黨建5個方面匯報了該局2017年主要工作情況,并匯報了該局2018年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
進一步加強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擁抱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用新理念、新思想開啟地質工作新格局,加快推進地質事業發展,加強地質隊伍和地質調查能力建設;
要履行好地質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職能,努力發展地質核心業務,做好全省礦產資源保障和地質技術支撐,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上有新作為,在新能源勘查開發上進一步聚焦,努力形成發展核心競爭力,壯大地質經濟;
要把富硒產業作為地質成果應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口,將“金土地”工程成果轉化應用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富硒產業成為湖北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新支撐點;
要發揮優勢,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一步發揮技術、人才、信息平臺等優勢,深入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四位一體”網格化管理,加強重點隱患點的監測,努力實現湖北地質災害防治“一無兩降”(無重大及以上事故發生、較大事故同比下降、一般事故明顯下降)目標。
貴州省地礦局
貴州省地礦局專家委員會及各專業組工作會議日前在貴陽召開,各專業組組長匯報了2018年主要工作計劃,會議安排布置了2018年工作,并提出了具體要求。
要在傳統地質工作領域實現理論和方法上的創新;
要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民生方面實現技術創新;
要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方面有新作為;
要在傳統優勢、攻堅克難、轉型發展上有新舉措。
地質工作要有新突破、新作為,做精傳統基礎地質與礦產地質工作,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貴州省“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戰略,積極在扶貧攻堅和環境生態方面拓展地質工作服務領域,要在地質生態環境、地質災害防治、石漠化治理、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巖溶石山找水、農業地質、旅游地質等方面有所作為,緊緊圍繞城市規劃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拓展城市地質服務領域。緊緊圍繞貴州省大數據戰略優勢和新設備、新技術的發展,提升地質工作的服務水平和效率。
2018年須進一步梳理具體的工作項目和存在的問題,增強地質工作的統籌性和計劃性。要建立問題導向,對目前生產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列出清單,加強技術攻關。要充分發揮各專業組專家的積極作用,形成技術合力,擴大影響力。貴州省地礦局組建這樣的專家委員會及專業組,在該局歷史上尚屬首次。這也是該局積極主動服務貴州省脫貧攻堅和“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戰略的重要舉措。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
2018年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供能源資源保障和地質技術服務為己任,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中心,全面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不斷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創新機制、規范管理,努力譜寫新時代安徽煤田地質事業發展新華章。
2018年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的主要工作任務可以概括為“1246”。具體說
就是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條主線”,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轉型發展;
推進由單一的煤田地質勘探向包括煤、煤層氣、頁巖氣等在內的“能源地質勘探”轉變和由傳統地質向環境地質、農業地質、旅游地質、城市地質、災害地質等大地質方向轉變這“兩個轉變”;
緊盯國家能源安全、生態文明建設、國家重大戰略、“新四化”這“四大需求”;
聚焦地質找礦服務、產業轉型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管理質量提升、保障發展民生、全面從嚴治黨這“六項任務”,找準自身定位,努力推進新時代安徽煤田地質事業實現新發展;在能源資源保障上實現新發展;在加快轉型升級上實現新發展;在推進分類改革上實現新發展;在提升管控能力上實現新發展;加大風險防范意識,加強投資風險管理,嚴格執行投資審批程序;通過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加強內部管控能力,夯實發展基礎,促進新時代安徽煤田地質事業實現新發展。
江蘇省地礦局
江蘇省地礦局日前召開2018年度工作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會議,全面部署2018年各項工作任務。
找準時代定位,推進地質工作創新發展;
立足優化提升,高質量發展地礦經濟;
著力推進改革,激發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活力;
積聚創新動能,以科技創新驅動事業發展;
聚焦民生福祉,更高水平推動幸福地礦建設。
2018年應準確把握新時代地質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進一步加強地質公共服務,推動地礦經濟提質增效,積極穩妥推進地勘單位改革,著力加強地質科技創新,提升幸福地礦建設水平,當好經濟社會發展生力軍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軍,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內蒙古地礦局
2018年內蒙古地礦局將著力推動地質工作轉型升級,未來3年力爭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
2018年將努力推動傳統地質向大地質轉型,圍繞當地經濟發展規劃,發揮資料技術優勢,加強城市地質調查研究,建立三維可視化城市地質信息庫和三維城市地質結構模型數據庫,積極推動海綿城市建設;
針對自治區地熱資源研究、勘察和開發應用領域,積極開展全區地下熱水及地熱能源的分布、埋藏、運移、賦存規律的研究,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與應用,進一步推動自治區地熱資源產業發展;
積極參與陰山黃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積極為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建設我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貢獻;
與中國石油大學合作,加快推進松遼盆地外圍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力爭在新區域、新層系油氣資源勘查上有新發現;
加快推進石墨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為自治區中西部地區進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提供支撐,圍繞一些重點成礦區外圍進行集中勘查;
加強大興安嶺中生代陸相火山沉積型銀鉛鋅礦勘查評價工作,進一步總結成礦規律,揭示成礦地質特征、控礦因素和金屬富集機制,建立綜合找礦模型,推動找礦重大突破,進一步為建設國家重要有色金屬基地提供支撐。
2018年,內蒙古地礦局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緊扣制約全局發展的主要矛盾,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加強黨管治黨能力、市場開拓能力、產業盈利能力、科技創新能力、風險防控能力、改善民生能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動地質工作轉型升級,著力拓展地質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堅持勘查開發一體化發展不動搖,著力構建以勘查促開發,以開發反哺勘查的良性循環體系,努力向礦業強局、礦業大局轉變。未來3年,力爭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確保隊伍基本穩定。
遼寧省地研院
2018年,遼寧省地研院積極適應新常態,銳意進取、攻堅克難,不斷創新發展思路,著力素質提升,加強作風建設,推進科學管理,落實目標責任,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
充分挖掘市場潛力,極大地拓展了市場發展空間;
依靠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撐,各產業發展成果顯著;
堅持以制度體系建設為抓手,不斷健全完善規章制度,逐步規范財務資產和項目質量管理工作;
不斷完善人才隊伍管理和激勵約束機制,增強隊伍活力;
注重民生工程,維護職工權益;
注重加強黨建,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黨建工作新氣象促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2018年,地研院將結合“做優做強實驗測試,穩定地質勘查”的戰略布局,轉觀念適應地勘改革,闖市場拓展服務領域,保持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以項目和服務質量為抓手,提供生態資源和環境保障服務;以強化能力建設為支撐,推進生產和科研的有機結合;創新管理方式,提高職工素質和幸福指數;加強能力建設,防范各種風險;強化質量建設,提高科技水平;加強組織建設,提高職工素質。創新發展,切實抓好改革、發展與穩定工作,抓好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各項任務目標順利完成。
海南省地質局
海南地質部門2017年在海洋地質勘探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今年將編制海洋地質調查規劃,建設海南省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海南省地質局2017年在海洋地質勘探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完成了“海南省油氣資源基礎性勘查規劃”、“海南省油氣開發規劃”等重點項目:
在地質勘查“走出去”方面,2017年海南省地質局下屬單位在坦桑尼亞、剛果(金)、秘魯等國家對12個金礦、銅礦等開展了勘查,完成29個礦權維護,完成率100%;
成功獲得馬拉維馬坎吉拉鋯鈦砂礦采礦權,資源儲量千萬噸級,積極籌備開發;
成功拓展東南亞國家業務,完成在柬埔寨的商業性金礦勘查項目。
海南省地質局將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做好國外礦權勘查和礦權資本運作,提高產能、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和新礦區開采籌備工作。同時加強國外項目管理,加強安全管理,防范各種風險。
2018年該局將編制海洋地質調查規劃,做好海洋礦產資源、深海能源、海洋地質環境等一批重要的海洋地質項目,建設海南省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拓展海洋環境調查與監測、海岸帶修復、海域使用論證評價、海洋測繪、海洋工程等業務。
四川省地礦局
2018年四川省將設置10萬余個監測點位于2020年摸清“土家底”。全省參與的隊伍共有10支,四川省地礦局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是一項為大地把脈、維護公眾健康、推動土壤環境風險管控的重大民生工程,是一項重要的國情調查,是保障《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實施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四川省地礦局精選出4支隊伍協同作戰:
第一支隊伍由四川省地質調查院牽頭,局屬405隊、109隊、化探隊、404隊共同承擔全省采樣、方案及報告編制任務,占全省資金總額21%;
第二支隊伍由局屬成都綜合巖礦測試中心獨立承擔樣品的制備及檢測任務,占全省資金總額18%;
第三支隊伍由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獨立承擔采樣任務,占全省資金總額12%;
第四支隊伍由四川省天晟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承擔樣品檢測任務,占全省資金總額12%。
在前期工作中,四川省地調院參與了《四川省土壤污染詳查實施方案》的編制、四川省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點位布設及調整等工作,由四川省地調院編制的《四川省地質調查院農用地污染狀況詳查樣品采集制備工作方案》以92分獲省環保廳、省環境監測總站專家的一致肯定,獲優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