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價結束六連陰!避險情緒短...2020-03-18
- 周三(3月18日)現貨黃金圍繞1535美元震蕩運行,現報1534 12美元,漲幅0 36%。 周二因美國正在考..
- 我國礦業國際產能合作形勢分...2020-03-11
- 礦業國際產能合作是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礦業治理的..
- 我國重要礦集區找礦取得新進展2020-03-09
- 記者近日從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獲悉,我國礦集區找礦工作取得新進展:自2016年起,我國先..
- 礦業在回暖,發展潛力大2020-03-09
- 礦業在回暖 發展潛力大日期:2020-3-3 來源:中國礦業報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民共和..
- 海外搞礦,是一場“賭博”2019-07-08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日,據MiningWeekly報道,艾芬豪礦業公司(Ivanhoe Mines)宣布,其在民主剛..
- 世界上最深的鉆孔,科拉超深...2019-06-2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科拉超深鉆孔(科拉超深鉆孔是蘇聯于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所進行..
- 2018年全國地質勘查成果通報2019-06-24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一、地質勘查投入 2018年我國地質勘查投入延續了近年來的下行趨勢。全國地質..
- 2019年,各省地勘局財政撥款...2019-06-1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期,全國各個省份地勘局已經陸續公布了2019年部門預算清單,其中對預算總額、..
- 我國地質調查重要新聞報道一...2019-05-16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金秋十月,我們再次相聚天津,參加一年一度的礦業盛會——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今..
- 我國地勘行業發展一年回眸2019-05-0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趨緊對地質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得財政資金主要..
- 我國礦政管理這一年2019-04-30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民福祉,關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關乎民族未來的美好前景。..
- 全球礦業資本市場呈現向好跡象2019-04-2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魔鬼藏在細節里,天使又常常與魔鬼相伴。一些礦業人這樣形容資本是礦業市場最活..
- 礦業“走出去”應把握國際規則2019-04-2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日前,在天津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法規與政策分論壇圍繞信息披露與執..
- 我國企業面向非洲“走出去”...2019-04-24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在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在非洲有多年工作背景的瑞典科技大學教授孟瑞松(M..
- 論道天津,企業高管把脈礦業未來2019-04-18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19日,在天津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分論壇——企業高管論壇,引來眾多..
- 官宣!中國地質調查取得多項...2019-04-1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18日,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中國地質調查新進展專題論壇座無虛席。近期自然..
- 什么樣的礦山才是智能礦山,...2019-04-17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
- 資源型城市如何轉型升級,專...2019-04-1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資源型城市的數量占據全國城市總數量的近一半。因此,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直..
- 2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為人...2019-04-10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24日,地球深部探測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開幕。 本次研討會旨在交..
- 粉末地質學,該說再見了!2019-03-25
-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致其實。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

葉建良:實現可燃冰開采“中國夢”的領軍人
作者:金石恒泰 時間:2018-07-31
開欄的話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中國能源化工地質工會組織開展了“大國工匠——能源化學地質篇”(第三季)評選活動。活動共推出“大國工匠”50名,其中煤炭行業10名、電力行業11名、石油化工行業11名、化學醫藥行業8名、國土資源行業10名。本版將從本期開始,開設“講好新時代先鋒模范故事”專欄,選登“大國工匠”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供大家學習。
葉建良,男,1964年出生,一位具有做事追求極致且知識淵博的地質科學工作者,現任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調查計劃協調人和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現場指揮部指揮長,2017年,葉建良帶領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團隊圓滿完成“日產萬方、持續一周”的預定目標,創造連續采氣60天,產氣總量30.9萬方的世界紀錄,實現了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的自主創新和歷史性突破。
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是潛力巨大的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能源的制高點。但如何能夠安全可控地對其進行勘探開發利用,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的科學家。葉建良同志是國內最早研究可燃冰的學者之一,本世紀初在國內尚未開展實質性水合物勘探工作時,他攻讀博士的論文就是關于可燃冰的研究。此后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科外部工作期間,組織我國陸域凍土區可燃冰的勘查試采工作,2008年在青海木里地區首次鉆獲可燃冰實物樣品,并隨后實施了試采工程。任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期間,2016年作為指揮長組織實施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他這一生注定與可燃冰有著不解之緣。
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本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實現了資源量占全球90%以上、開采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采。這種儲層類型是我國主要的儲集類型,具有特低孔隙度、特低滲透率等特點,同時深水區淺部地層松軟易垮塌、易井漏,鉆探風險極高,開采工作因而極具挑戰性。
2016年11月
當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確定日產萬方的可燃冰試采目標后,葉建良深感壓力倍增,在沒有成功經驗、沒有專用設備材料的情況下,如何能夠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任務?他帶領試采團隊大膽創新,提出優化創新試采工藝,實施儲層改造,把陸地軟土地基改造技術大膽應用到了海洋深水勘探開發,改造后的儲層取得了顯著效果,是此次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的關鍵,是海洋工程在水合物開發技術的創舉!也體現出他勇于創新的巨大勇氣,是新時代地質人創新精神的最高體現!
2016年4月開始
葉建良帶領試采團隊不斷反復論證、仔細甄別各種信息,做出了新的井位部署。從工程設計、施工方案、試采材料到現場各個環節嚴密審查、層層把關,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內將試采準備工作做到了極致。試采期間,長期堅守平臺一線,親自召集每天晚上8點的技術研討,結合現場實施中獲取的各類信息,引導地質、測試、工程、模擬人員精細刻畫和認識儲層特征,對關鍵環節反復推演,直至深夜。凌晨五點又準時回到指揮部現場,了解夜間生產動態。儲層改造的最后一天凌晨四點左右,一個小時內用對講機與現場值班人員連續交流十余次,落實清楚后才放心離開。
2017年6月12日,試采平臺遭遇2017年第2號臺風“苗柏”的正面襲擊,海況異常惡劣,這對“藍鯨Ⅰ號”是場嚴峻的考驗。葉建良堅守現場,為確保平臺人員設備安全,保障試采工作持續進行,與平臺各部門充分溝通,對臺風影響和避臺措施進行綜合評估后,決定不移動平臺,提前做好各項安全措施,要求試采各部門固定好儀器,臺風期間暫停一切室外工作,全體人員值守崗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凌晨4時,風力突然由9級加大至11級,速度超過60節,每秒30米。在整個試采團隊眾志成城、奮勇頑強抵抗臺風的關鍵時刻,葉建良沉著冷靜地指揮各項工作,不僅為奮戰中的試采團隊帶來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更帶來了更加堅定的勝利信念。在他的帶領下,最終確保本次臺風襲擊未造成任何人員及設備安全問題。他用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的工匠精神,將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工程推向世界科技的高峰。
一心為公、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自調任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后,葉建良一心撲在試采工作上,要么常駐廣州組織試采方案設計、論證,要么奔波各地調研相關技術、裝備,回到北京家中陪伴家人的時間非常少,女兒正值高考關鍵階段,也不能像其他父母一般陪伴其左右鼓勵指導,只能在平臺打電話關心詢問,內心的焦急與愧疚可想而知。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與海上極度潮濕的環境使得葉建良的風濕病時常復發,在室外四十攝氏度高溫的情況下,仍需要穿著秋褲以對膝蓋進行保暖。
有一次風濕復發,膝蓋疼痛異常,以致無法長期站立,隨身攜帶的止疼藥已經用完,只能在同事攙扶下一瘸一拐地去醫務室進行膝蓋中醫拔罐。他本身身材比較消瘦,膝蓋處就是皮包骨,皮都燒紅了,火罐卻仍然無法吸住,多次嘗試后才得以成功,暫時止住了疼痛,如此過了三天。雖然疼痛難忍,他在大家面前依然泰然處之,指揮著試采工程穩步前進!
在葉建良帶領下,經過試采團隊的不懈努力,終于成功從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0余米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采出天然氣,連續產氣2個月,總產氣量超30萬立方米,圓滿完成了目標任務,為實現了水合物首次試采成功、推進水合物產業化進程做出了卓越貢獻。由于此次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取得非凡成功,2017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天然氣水合物成為我國第173個礦種,可燃冰的法律地位從此正式確立。
“排除一切干擾,大膽創新”是葉建良慣用的一套工作方法,他常常鼓勵年輕人去干、去闖、去創新,他常說“新技術不試怎么知道有沒有用,面對挑戰,要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無畏艱險,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只要堅持不懈,理想就會實現”。當面對試采成功后各方的贊譽時,他說到“我們只是推開了水合物研究的一道門縫而已,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們加倍努力、不斷探索”。追逐勝利時的奮勇拼搏,成功后的泰然處之,葉建良同志傳遞給年輕人的工作態度、工作標準,就是傳遞工匠精神最好的體現。
天然氣水合物要實現產業化開發,任重而道遠。正如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可燃冰試采成功的賀電中所說,“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關鍵一步,后續任務依然艱巨繁重”。葉建良同志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人一定能夠實現可燃冰能源“從鉆臺走到灶臺”的夢想。
上一篇:自然資源部再亮礦產資源家底
下一篇:王高尚談礦產資源需求周期及結構分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