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毛片免费观看_憋尿用震蛋折磨的故事_玖草视频在线_亚洲最大毛片 - 91系列高清露脸对白

010-6231 9629
金價結束六連陰!避險情緒短...2020-03-18
周三(3月18日)現貨黃金圍繞1535美元震蕩運行,現報1534 12美元,漲幅0 36%。  周二因美國正在考..
我國礦業國際產能合作形勢分...2020-03-11
礦業國際產能合作是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礦業治理的..
我國重要礦集區找礦取得新進展2020-03-09
記者近日從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獲悉,我國礦集區找礦工作取得新進展:自2016年起,我國先..
礦業在回暖,發展潛力大2020-03-09
礦業在回暖 發展潛力大日期:2020-3-3 來源:中國礦業報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民共和..
海外搞礦,是一場“賭博”2019-07-08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日,據MiningWeekly報道,艾芬豪礦業公司(Ivanhoe Mines)宣布,其在民主剛..
世界上最深的鉆孔,科拉超深...2019-06-25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科拉超深鉆孔(科拉超深鉆孔是蘇聯于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所進行..
2018年全國地質勘查成果通報2019-06-24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一、地質勘查投入 2018年我國地質勘查投入延續了近年來的下行趨勢。全國地質..
2019年,各省地勘局財政撥款...2019-06-17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近期,全國各個省份地勘局已經陸續公布了2019年部門預算清單,其中對預算總額、..
我國地質調查重要新聞報道一...2019-05-16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金秋十月,我們再次相聚天津,參加一年一度的礦業盛會——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今..
我國地勘行業發展一年回眸2019-05-05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趨緊對地質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得財政資金主要..
我國礦政管理這一年2019-04-30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民福祉,關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關乎民族未來的美好前景。..
全球礦業資本市場呈現向好跡象2019-04-25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魔鬼藏在細節里,天使又常常與魔鬼相伴。一些礦業人這樣形容資本是礦業市場最活..
礦業“走出去”應把握國際規則2019-04-25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日前,在天津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法規與政策分論壇圍繞信息披露與執..
我國企業面向非洲“走出去”...2019-04-24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在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在非洲有多年工作背景的瑞典科技大學教授孟瑞松(M..
論道天津,企業高管把脈礦業未來2019-04-18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19日,在天津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分論壇——企業高管論壇,引來眾多..
官宣!中國地質調查取得多項...2019-04-17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18日,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中國地質調查新進展專題論壇座無虛席。近期自然..
什么樣的礦山才是智能礦山,...2019-04-17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
資源型城市如何轉型升級,專...2019-04-15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資源型城市的數量占據全國城市總數量的近一半。因此,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直..
2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為人...2019-04-10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10月24日,地球深部探測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開幕。 本次研討會旨在交..
粉末地質學,該說再見了!2019-03-25
滿地寶便攜式鉆機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致其實。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
一位基層地質隊員的心里話......

一位基層地質隊員的心里話......

作者:金石恒泰   時間:2019-01-14
滿地寶 便攜式鉆機
 

    近些年地勘行業發展風雨起伏多變,本文作者作為基層的地質隊員,用非常質樸而真切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真實經歷與心境變化。

    向所有堅守地質行業一線的工作者們致敬!

    筆者出生在80年代末,07年考入東北某985、211院校地質分院,專業學的是地球物理勘探,地質系統內簡稱為“物探”。

    剛入學的時候,筆者對地質行業的魅力深深吸引。那種在游走在野外崇山峻嶺,研究上億年地質構造及上千平方公里的大區域地質的豪邁情懷,用震撼兩字都難以形容!

    直到11年畢業,懷著搞一輩子地質工作的堅定信念,筆者陰錯陽差的進入某市的地質隊,事業單位,在編,離家鄉不到400公里,從此入坑森似海,與理想差距十萬里!

    上班近10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出野外。走的近一些,就是去附近的礦山,從排巖場好幾百米的滾石坡爬上爬下,一不小心就得滾下山摔得頭破血流;走的遠,內蒙青海地區,從荒無人煙的大沙漠深處到5000米唐古拉山頂,只要牛羊駱駝能爬,我們就能得上!

    現在想想,當時自己還是太年輕太容易被套路了。如果要我重新選擇專業,我可能不會選擇這個專業。

    以下就是筆者野外工作的照片,大家先了解下我們的工作環境:

    筆者今天就吐露下心聲,扒一扒普通地質工作者眼中的地質現狀,當然也參考了很多地質人的心聲,文筆不好,見諒!

    1、地質行業背景和未來發展趨勢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當時國內的礦產行業極其景氣。由于國內找礦、采礦及選礦等技術落后,礦產品生產綜合成本遠高于國外直接購買礦石原料的成本,所以當時國內當時提出了“找礦不如買礦”的這樣一個著名理論。

    這個理論,在當時是極其具有現實意義的。因為當時中國正全力備戰加入WTO,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的出口額將井噴式增長。那么要大量出口商品,就需要大量的工業原料來支撐起整個制造業。礦業本身是處于整個制造業的最底層,礦業需要為整個中國制造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因此也就需要國內的找礦業、采礦業能夠跟得上步伐。

    但是當時情況卻比較難堪,無論從地質科研經費、科技水平、人才培養、裝備制造及體質建設等等各方面,我們整個行業跟國外差距非常大。

    在當時,如果寄希望于通過國內礦業市場為制造業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在短時間內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當時提出“找礦不如買礦”,也就是從國外進口礦產資源是有著現實意義的。

    舉一個栗子,這個栗子會使當時老的地質工作者感同身受:

    我們隊的一位退休老領導,畢業于某春地院,90年代的時候擔任我們隊的隊長,全隊在編達幾百人。

    自從行業下滑之后,單位效益每況日下,隊里是在發不下工資,很多單位都轉型了,職工也都自謀生路。

    但是學地質專業的,相對其他專業而言就業面過于狹窄,因為學的東西專業性太強,在社會上壓根沒有任何用處。所以當時出來自謀生路的,能干的活很少,專業知識全扔到一邊,打打零工的大有人在。

    為了養家糊口,隊里的上百號人賣勞保用品,賣酸菜,開出租車,當環衛工人,工資微薄,過得很可憐,很悲催。

    一個本科生,放到現在可能不算什么,滿大街隨便叫一個都是。但是能在七八十年代考上某春地院的人,放在當時可是人中龍鳳,很多這樣的人甚至是整個村子乃至整個鎮上的驕傲。

    但是行業不景氣,我們這位老領導也無可奈何,沒辦法也跟職工一樣上街擺攤賣衣服、賣水果。

    當時的情況甚至比不上農民兄弟們,至少農民兄弟們還有溫飽,那時候有的地質隊員甚至為一日三餐能不能吃上而發愁。

    緊隨起來的,是地礦行業全面崩潰,地科院系合并的合并縮編的縮編,地礦專業招生數量也直線下降。之前浙江、重慶、吉林的很多從事地勘設備研發制造的工廠、研究所也都破產了大半,所剩無幾。基層地礦隊伍的人才流失更為嚴重,除了極少數人進入有限的幾家的私企繼續從事地礦相關工作,其它大部分都改行了。

    這種情況一直到維持到了2000年。當時基層地勘單位的實際情況已經到了:要項目沒有,要政策沒有,要技術、人才、設備、資質、市場,更是沒有的地步。這個行業在當時基本上已經徹底崩潰——從里到外、從上倒下。

    那時候的地質技術力量,就好比打算自己造汽車,東市買車架,西市買輪胎,北市買發動機,南市買車座,轉了一圈下來,東西全了,卻沒人會造汽車。再一算,自己買配件造汽車還不如直接買個汽車劃算。國內當時大幅度進口礦產資源,一個道理。

    但是很快,從非洲、澳洲、南美、印度,蒙古國等地進口礦產資源的問題就來了。國際礦業巨頭掐準國內市場太過于依賴其進口礦產資源的事實,開始對礦產資源大幅漲價。

    雖然你是最大礦石購買國,按道理你有定價權,可是國際礦業巨頭根本不聽你的,說漲價就漲價,一年一個價不說,甚至采購同樣的產品,鄰國日本價格都要遠低于你,人家就知道你除了買礦之外沒得別的選擇,還想要議價權,哪來的底氣呢?

    這個時候吃不消了,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開始想到在國內找礦了。

    從2003年開始,各部委和和各省省廳陸續出臺了一批政策,簡單來說就是開始給投資,還成立了國家找礦風險投資基金,積極鼓勵各個地質隊伍“走出去”。

    什么是“走出去”?當時在中東部人口稠密地區,大部分地級市都有地質隊駐扎,并在自己隊所在的地的范圍內開展地勘工作。雖然歸同一個機構領導,但是在工作區域上,基本上是各是各地山頭,每個隊基本上都對自己的山頭范圍內礦產資源情況摸得門清。

    而西部地廣人稀,找礦前景也較好,因此政策出臺后,地勘單位就拿著錢往西部的青蒙疆藏去了。事實上,這一政策是非常有效的,出的成果也很豐碩。

    我們隊還算好點,圍繞礦山周圍又發現了不少大礦,隨后走出去去的更遠,什么印尼菲律賓越南老撾,非洲的津巴布韋安哥拉,哪個地區人民需要我們就去哪里。后來又去了內蒙青海。

    就這樣在國家的大力扶植,以及地礦人員艱苦卓絕的努力下,也就七八年的時間,行業才恢復了一點點元氣,07年到11年更是出現了短暫的繁榮期。

    地質隊伍逐漸壯大,人才、設備、資質都抓的不錯,很多之前買不起、用不起的勘查設備(物探儀器最吃錢)也采購了一部分。

    找礦的范圍也從之前的本市,拓展到的全國,再后來發展到了全球各地......

    但是,在這個發展了十年的短暫的繁榮之后,前兩年又出現頹勢!財政項目和社會項目的數量和金額幾乎同時出現萎縮,從等活兒干到找活兒干再到找不到活兒干,大堆的人,車,儀器堆到那兒沒有了用武之地。部分尚有社會項目的單位,由于市場緊湊,辛苦忙了一年,卻勉強能維持員工基本工資,而這部分基本工資對于部分員工來說,甚至連還房貸都不夠。

    到如今,由于出現了省一級的行業整合,有單位已經開始合并,部分人員迫于生存壓力,被迫離職自謀職業或轉到其他單位。

    說著這么多國內的大環境,下面就來看看地質人的工資水平。

    2、從業人員目前和今后待遇情況

    筆者12年轉正,那時候的我們隊的情況還算可以,跟普通的地質隊比起來還算強那么一丟丟。不出野外的話每個月到手4500左右,出野外補貼是市內25一天,省內40,內蒙80,高海拔的青海100多,國外300左右。工程師轉正的,可以多領200元。除此之外,也就沒什么了。

    換算下來市內滿勤出野外一個月也就5000多一點,省內一個月不到6000,國內偏遠地區七八千,趕上出國了也就一萬多。

    不要說筆者站著說話不腰疼,感覺工資還是算高的。不知道大家見過上百米高的排巖堆沒,也不知道大家見沒見過山尖上的懸崖。干地質的從來都不是在道上走的,用我們組長的話說,任何一個人來爬兩天山,什么理想和抱負,都被滿山扎人的荊棘、危險的懸崖給磨沒了。

    去內蒙西部的工作,沙漠中沒有路,各個隊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開車開把人員往里送到位。現在想想這么些人能活著回來,也是奇跡了。

    而到了現在,地勘行業寒冬,我們干著同樣的活,工資降到了2千多點,即使國內滿勤也就四千,市內三千多,除去房貸,有些人的日常開銷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3、分類改革后的生存現狀

    這幾年省項目越來越少,國家財政項目很少甚至幾乎沒有了,社會項目也大幅減少。同時近幾年開始對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地礦系統也在其中。簡單來說就是一部分單位劃成財政全供,一部分劃成差供,一部分直接化成企業。

    財政全供就是單位的人員工資,辦公經費等一切開銷都有省財政撥款,實際上就跟公務員類似,差不多。先說優點,這種模式生活有保障,只要該干活就干活,別挑肥揀瘦就沒問題。這種模式在別的單位沒項目的時候,全供單位仍有項目可干。

    但是這種缺點也很明顯,既然全供,工資卡死,項目干完后盈利不準歸單位或個人,全部上繳國庫。跟公務員一樣,就那點工資。但是跟公務員工作性質可就沒法比了,人家坐辦公室朝九晚五,夏天有空調吹,冬天有暖氣烤,一月3千多,你是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常年混得跟個野人一樣一年回不了三次家。

    再說說差供。差供相對于全供區別在于財政只撥付一部分款項,其余的單位自己想辦法,自己攬社會項目補齊。財政只保證每人每月發一千多,剩下的自己掙。這種模式唯一的優點就是社會項目盈利部分是不用上繳的,但是社會項目基本沒什么利潤不說,一旦私人單位欠款不還,單位就離死不遠了。更何況,當前社會條件下社會項目基本沒有,行業危機需要裁撤地勘單位的時候,第一個裁的肯定是差供的。

    企業就是直接給推到社會,財政不管。但是現在因為這種模式后患太大,實際上轉企的幾個企業性質上還是國有企業性質,行政級別也是和原來一樣,財政撥款也是跟差供單位大同小異,但是逐步取消企業這一部分的撥款是定的,部分地區都已經定下來時間了。

    不少人覺著轉企之后是件好事,地勘單位內部也有很多人堅持這個信念。因為相比事業單位,少了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企業有更大的自主經營權,而且可以在一定權限范圍內保留經營利潤。

    在轉企之前,從領導到職工都提前申請了退休,年齡在50以上能退的都退了。因為轉企后退休工資就是養老保險,事業單位之前還有政策,能比養老金高幾百塊。在筆者身邊的老職工不少,年輕的十七八參加工作,大點的二十二三也參加工作,一輩子漫山遍野的跑,沒到老呢,三四十歲關節炎、風濕、高血壓、胃病都找上來了,到了五十好幾還跟我們這幫跟他們兒子閨女歲數差不多的人出野外上山,忍著疼也得干,干了一輩子的名義為技術的體力勞動,看到這里,筆者心里特別心酸,真不知道該說什么!

    說兩個笑話。第一個,就是筆者親身發生的。一個鉛鋅礦勘查的活,省項目,在一個窮山溝里。干了一天活下山回來,手里拎著兩個干物探激電用的極瓶(藍色的,大概一個茶杯那么大,封閉透明的),剛進村里就看到了一群人坐在石頭上聊天。有個老太太看了我一樣,然后很肯定的說了句“這一看就是個修車的”,筆者當時很尷尬,說不是修車的,是干地質勘查的。老太太當時就教育小孫子了“看到沒,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得干這個,像要飯的還吃不飽飯”。當時筆者心里頓時一萬頭羊駝以350KM的時速呼嘯而過。。。。我干地質我招惹誰了!

    第二個,我們組長的例子。16年春節組長回農村老家,旁邊有個鄰居的兒子考上某理工大學,學的計算機,畢業后去杭州干了軟件相關專業,據說一個月2萬,吹空調,坐辦公室,風吹不到雨淋不到。一聽我們組長也是大學畢業的干地質的穿著破爛漫山遍野跑,壓根不信組長上過大學,跟他吹牛呢。后來勉強信了,說組長上的是個野雞大學。組長獨自坐在家里看著985、211大學辦法的畢業證,欲哭無淚,他覺著給母校抹黑了,都愧對人生想分分鐘切腹自盡......

    請永遠記住,在你工作過程中,不管你多么渴望成功,生命和健康,永遠要放在第一位。

    行業發展起伏多變,但我們堅信每一個堅守的地質工作者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個執念,相信很快就能挺過這個行業的寒冬,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和大好的時光!

 

滿地寶 便攜式鉆機

上一篇:自然資源部對7種礦產資源的“三率”最低指標公開征求意見
下一篇:新時代地質調查轉型升級的思考

展開